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保型混凝土,具有连续的孔隙、良好的透气和透水性。笔者综述了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发展历程、结构类型、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等。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可以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内涝,吸声降噪,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该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变化,城镇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房屋、大型基础设施、各种不透水的场地和透水性较差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其中不透水混凝土路面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缺乏“环境实用性”,尤其是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热岛效应等问题日益**。透水混凝土铺装作为低影响开发措施之一,可以达到用雨水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路面径流,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减少路面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减轻河道水体污染等目的。对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种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基础设施。
地下水是城市供水水源的重要补充,而降雨又是地下水的重要来源,但是不透水路面却阻隔了降雨下渗,使得大部分降雨通过城市排水管网排出,造成地下水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使地下水水位不断降低,形成了地质学上的“漏斗型”地下水位,进而引发地面下降,彩色透水地坪,沿海地区还会导致海水倒灌。另外,地表径流过程中会携带大量污染物,其进入自然水体后,必定会加重自然水体的污染程度。而透水混凝土路面通过自身与地面下垫层相连通的渗水路径使径流渗入下部土壤,以维持地下水水位稳定,防止水位下降,从而避免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而引发的地面下降的问题。通过下渗,路面径流污染也可以得到削减可见,透水凝土路面对于补充地下水和**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强度渗水性彩色透水混凝土道路施工【路基技术要求】
1、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
2、路槽底面土基回弹模量值宜不小于200MPa.
3、土质路基压实度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不低于90%。
4、若路基土为不透水的粘土时,可将路床底一定深度内的土基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可根据换填材料的渗透系数、较小冻深、降雨强度等计算确定。
5、地下水位或地表水位较高,路基处于潮湿状态时,或者路基为透水性差的粘土或亚粘土时,可加设隔离层,将面层渗透的雨水进行收集或将其排至路基以外。
6、考虑到原有人行道板砖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垫层,为减少破碎、换土的工作量,可采用钻孔或开槽的方法,提高基层的透水性。
7、路基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和符合设计要求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其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8、路基必须用压实,如发现过干、表面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9、路基表面上的低洼或坑洞,应仔细填补压实,搓板、辙槽处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